奕冰

“高二病患者,处于中期阶段”|复古风,都市感,中西风,哥特式,文哲史

一点论坛(人们对生死的价值论的依恋

生是一种有价值的开启模式,死是一种有价值的终极模式,肉眼能见到的有价值的终极意识形态在活人的俗世社会总是逃不过被人们利用资本来衡量的命运。

  死亡是一种圆满,出生是进化后的结晶,人们在脱离了出生的时候的记忆的时刻,就已经步入了世俗给予人们的流水线生命力,迫使着人们不断体验者人生。这时他们对死亡是永远没有实质性的概念的,也没有资格确切地评价死亡。毕竟我们脸出生的那一时刻的记忆都已经被删除了。只有在临终前,死亡的感知才会和出生时候的记忆混合在一起,从而想起出生时候的记忆。但这一切,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再也没有流水线般的生命力来面对过往的人生了。

  与其走极端,纠结于出生于死亡的各种价值,还不如珍惜现在这样糊涂的人生,因为这样的人生才属于真正的我们,我们在出生的时刻摆脱掉生命的开幕仪式的约束,在死亡的那一刻彻底告别我们的人生,相同的是出生和死亡我们的脑细胞都会清除掉对他们的记忆,但你说,我们处于那两个阶段的时候,还是现在的我们吗? 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迫使着我们对一些毫无记忆的必然结果提起兴趣,喜欢将他们变得清晰,因为这样的未知空间在每个人的眼里都会呈现不同的形式价值,是基于人的看到的表象产生的记忆,记忆的碎片又是存在于梦幻的意识流当中,所以出现在人们眼里不同的表象的同时,这些记忆引申的表象又是相互对流的,因为我们之间的灵犀给予了各个独特色相的统一认识意识,在这期间,想象力你的归纳和创作能力和所储存的表象做调节,记忆是最表象的的,很容易受外界的因素干扰,同时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想象力于无形,从而给人们脑补未来的顺序,或者隐藏在过去的臆想能力。

  从而在这样相互的文明的制度里,出于我们的物质心理,会对潜意识里的必然趋势产生敬畏心理,无论是什么,在我们潜意识的挣扎里求一种共和,而人们更多的是享受两个极端之间的那段潇洒自如的空间,这便是人生的真实意义吧。从而反映在肉眼可见范围展露出一些对新生的喜悦情绪代表的期盼与对死亡的哀悼依附着自我一生的寄托,难免会利用自我的物质能力决定的社会阶层去撮合心中对他们的敬畏。

  人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的意识 ,本质上不存在绝对性与刻板印象 当每个人秉持着不同的视觉看待世界 ,会被外界无线影响 ,因此按意识流的角度来看 人们的都具备着跳跃式的思维 ,无拘无束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确定性 ,但文明社会给人们眼里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定义,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灵犀,从而铸就了意识上面的流动存在着不确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态感 这样的不确定感也可以是虚无主义-

  

评论

热度(6)